火久免费无线成品人视频 _大象2024新地扯一二_92草莓产区

办公登录 企业邮箱 招聘信息

【两纲渗透】东汉的兴亡

发布日期: 2020-03-16   作者:  浏览次数: 22

第13课《东汉的兴亡》

一、教学目标

1.了解光武中兴、外戚宦官交替专政、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。

2.把握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,引导学生思考“光武中兴”局面的形成原因,认识到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,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3.通过史料、历史年表研读,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,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。

4.通过对“光武中兴”和黄巾起义的学习,认识朝代的兴衰和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,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。

5.通过联系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,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异同,学会运用联系比较法来学习历史,培养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重点:光武中兴

难点:外戚宦官交替专权

三、教学策略

1.通过识读历史年表、展示图片《东汉宅院画像砖》、回顾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等方式,指导学生学习“光武中兴”并理解其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作用。

2.运用联系比较法,以表格方式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,整体认知盛世局面的产生。

3.教学中设计计算“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”的活动,出示《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》和材料“跋扈将军”,让学生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及带来的严重后果。

四、教学准备

教师准备: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、查找相关历史资料、安排学生课前预习。

学生准备:收集与东汉有关的历史资料、预习教材及背景知识、观看历史视频。

五、教学过程

【导入新课】

播放电视剧《秀丽江山之长歌行》片段,渲染历史恢宏的气势。

教师:这是时下一部非常热门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,它以汉朝为背景,讲述了西汉覆亡之期,刘秀等人历尽艰辛完成东汉举世伟业的传奇故事。今天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聚焦“东汉的兴亡”,一起回顾那段飘摇的历史。

【讲授新课】

明确学习线索

第一板块:一块宅院画像砖──光武中兴

第二板块:一张皇帝年龄表──外戚宦官交替专权

第三版块:一句震动京师语──黄巾起义

出示图片:《东汉宅院画像砖》及对《画像砖》中内容的清晰再现。

第一板块:一块宅院画像砖──光武中兴

教师: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宅院中的景象?(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。)

教师总结:图中的屋主悠闲地对坐畅饮,起舞的雀鸟和洒扫的奴仆,衬托出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。

教师:那么,画像砖中的景象会出现在东汉的哪个时期呢?由此引出“光武中兴”的学习。

(1)东汉的建立

自主阅读教材58页,用表格的形式,归纳主要知识点(朝代、时间、人物、影响等)。

学生展示,教师在课件中出示表格知识点。

教师讲解关于中国古代纪年的方法(例如:帝王纪年法、年号纪年法、干支纪年法、公元纪年法等),突出公元纪年法及换算。

学生思考:东汉建立的背景是什么?引导学生用教材的语言回答:王莽的施政加剧社会动荡,引起各地农民起义。

教师总结:可见统治者的政策关乎国家的命运。那刘秀建立东汉伊始又是怎样巩固统治、稳定社会局面的呢?

(2)光武中兴

学生阅读教材59页,回答光武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,并做好标记。

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: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?出示措施并解析:

 “①释放奴婢,减轻农民负担,减轻刑法;②合并郡县,裁减官员,加强对官吏的监督,惩处贪官污吏;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,缓和民族矛盾。”

教师:措施①体现统治者的什么意图?措施②③表明统治者在缓和哪些矛盾?

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: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,只有爱惜民力、与民休息,才能使社会安定。

措施②③表明统治者在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。

出示材料:

光武帝时,并省四百余县,吏职减损,十置其一。

 ──《后汉书》

材料反映的是刘秀实行的一系列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?除此之外,新政中还包括哪些措施?作用如何?

学生回答后,教师强调:刘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,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,出现了“光武中兴”的局面。

出示表格,对比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。

教师总结: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,爱惜民力、与民休息,才能使社会安定 。“光武中兴”使衰落的汉朝重新振兴,天下又出现了兴盛局面。这种局面是否能延续下去呢?

第二板块:一张皇帝年龄表──外戚宦官交替专权

观察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继位年龄及寿命表,算一算这些皇帝继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?他们的平均寿命又是多少?

学生演算回答:继位平均年龄9.5岁,平均寿命24岁。

思考:这么小的皇帝能治理好国家吗?东汉中期后出现了什么现象?由此引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学习。

(1)明确外戚、宦官两者的含义。

外戚:皇帝的母族、妻族。

宦官: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。

教师出示问题:阅读教材59页第二段大字内容,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东汉中期后出现了什么现象?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

学生回答后,教师展示图片来进一步解析:

东汉中后期形成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。这种局面有什么严重的后果?

出示两则材料:

材料一 汉顺帝末年,京都流传一首童谣:“直如弦,死道边;曲如钩,反封侯。”

材料二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帝,独揽朝政20余年。他一家人全部当官封侯,横行霸道,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,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。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,说他是“跋扈将军”,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,毒死了他。

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两则材料,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暴尸路旁,而不正直的陷佞奸徒反倒封侯拜相。引导学生得出结论:

外戚、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导致社会混乱,人民遭殃,动摇了东汉的统治,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。接下来会引发什么呢?

教师: 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;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。”这又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?对当时的东汉又有什么影响?下面进入第三版块的学习。

第三版块:一句震动京师语──黄巾起义

(1)起义的概况。

学生齐读口号并思考: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;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。”

 ①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?其领导人是谁?

 ②材料中的“甲子”指哪一年?“苍天”“黄天”各代表什么?

 ③这一事件有哪些突出特点?

学生回答:①黄巾起义;领导人是张角。

 ②“甲子”指184年,“苍天”指汉朝,“黄天”指黄巾军。

 ③教师强调起义的特点:借助宗教太平道,有组织、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,头裹黄巾。区别于之前的陈胜吴广起义。

教师继续追问: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?

学生回答: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,时局动荡不安,大批贫民流离失所,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,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黑暗统治了。

(2)起义的影响。

出示黄巾起义形势图和材料:

 “燔烧官府,劫略聚邑,州郡失据,长吏多逃亡。旬日之间,天下响应,京师震动。”

 ──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

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材料,理解起义的影响:沉重打击东汉统治,使其一蹶不振。

教师总结:黄巾起义让东汉的政权土崩瓦解。从东汉建立、光武中兴再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、黄巾起义,可见统治者的治国政策直接关乎国家的命运。

(3)讨论:黄巾起义与陈胜、吴广起义有哪些异同点?

相同点:都是用革命手段反对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。

不同点:大泽乡起义带有偶发性,而黄巾起义经过长期酝酿,有组织、有准备、有统一领导的行动;大泽乡起义只作了简单的准备,而黄巾起义借助宗教进行了十几年的宣传。

【课堂小结】

通过对“东汉的兴亡”一课的学习,认识到光武帝刘秀顺应了统一、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历史潮流,采取措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,重整封建统治秩序,使社会出现了繁荣景象。但东汉中后期,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局面,导致了黄巾起义,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,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。东汉的兴亡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:民心的向背关系着国家的存亡,残暴昏庸、奢侈淫乐,必然毁掉国家。




北流市| 西充县| 鄂伦春自治旗| 独山县| 桂东县| 万宁市| 荔浦县| 枣阳市| 永川市| 大渡口区|